中國電動車發展簡史及趨勢

我國電動車發展將會經歷三個階段,至2030年將發展成熟

發布日期:2017-05-16 15:59
1895年的最后一天,當閉關鎖國的滿清政府還在自吞“甲午戰爭”的苦果時,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的OGDEDBOLTON申請專利,美國專利局公布了第一個“電動自行車”的發明專利,它就是引起中國巨大爭論的電動自行車。8年后,哈雷和戴維在小作坊中制作了世界上第一輛電動自行車。可惜的是100多年來,這項發明沒有得到產業化的推廣,個中原因為燃油內燃機技術的光芒壓制了電驅動交通工具的發展構想。

燃油車輛、汽車、摩托車成為20世紀乃至今天的絕對主角,污染環境還不說,還把地球上的石油資源即將消費殆盡。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初期,全球出現第一次石油危機,OPEC組織成立,全球初感石油壓力。1975年,美國國會通過節能法案,通過CAFE指標推進汽車節能。1993年,前總統克林頓發表了新能源汽車的著名演講,宣布開始實施政府推動的PHEV計劃,日、歐各國緊隨其后,尋求非石油交通方式,沉寂了近百年的電動車技術終于有了商業化的產品。

1995年,清華大學研制的第一輛輕型電動車面世。今天,我國的電動車市場五花八門林林總總,記錄了這個產業成長的神話,也記載了一個從無到有,再發展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輕型電動車產業的歷程。從第一輛個人的專利制造到第一輛被公安部門正式認證并允許生產的電動車開始,這一個只屬于中國的新產業邁開了前進的步伐,在短短的數十年內,已經成就了讓全世界仰慕的產業規模。

電動車的消費需求真正被挖掘出來應該追溯到2003年“非典”時期,人們對集體出行的安全顧慮,讓電動車走進大眾生活。那段時間無論任何品牌,電動車銷量均大幅提升,甚至出現瘋搶、供不應求的局面。由于消費需求大增刺激了廠家迅速擴張,進入行業的新品牌數量激增。近日,國家能源局研究所相關研究人員表示,電動車將在10年后占據與燃油車的同等地位。這一結論的得出源于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推出的《關于我國純電動車發展路線圖的研究》該研究指出,我國電動車發展將會經歷三個階段。

2010年-2015年為第一個階段研發示范階段,研究提出在“十二五”末期,很多電動車將逐漸符合量產要求而進入批量生產。電池性能有所提高,電池成本將有較大幅度的降低,單位能量的電池成本將降至2012年成本的近一半左右,使電動車的成本也隨之降低。電動車的性能也隨著電池性能的提高而提高。

2016年-2020年為第二個階段迅速發展階段。在“十三五”末期,電動車和電池的技術性能不斷提高和完善,逐步走向成熟,其目標是使電動車接近或達到汽油車的性能水平。更高性能的電動車和電池不斷進入市場,從而使電動車的成本大幅降低,購車價格接近百姓的接受程度,電動車的經濟性初步顯現。2020年的電動車銷售市場規模將達到135萬輛甚至更多,全國電動車和電池的生產和制造能力接近140萬輛。

2021年-2030年為第三個階段成熟推廣階段。到2030年,我國將成為電動車的生產和消費大國。屆時電動車的100km電耗可能降至5kW/h,與此同時,單位能量的電池成本降至200元/(kW/h),從而使電動車呈現出良好的經濟性,在我國汽車市場上有較強競爭力。未來20年,我國電動車將與燃油汽車一樣普遍服務于社會。

了解更多電動車行業資訊,

請登陸安步電動車網站 www.zbbaojie.net

或關注安步優品公眾號
分享到:
最新新聞動態